2005年11月23日,星期三(GSM+8 北京时间)
浙江法制报 > 第十六版:法苑 改变文字大小:   | 打印 | 关闭 
留住神脉方显古镇神韵
湖州南浔当选第二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背后的故事
本报记者 汪嘉林 文/摄

  湖州南浔,一个总给人带来别样情怀的小镇。当小莲庄的娟秀清雅,嘉业藏书楼的博大精深,还有小桥流水旁的商贾繁华如清明上河图般熙熙攘攘地展开,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原汁原味的江南古镇——至今已有745年历史的南浔,现有国家级文保单位2处、省级文保单位4处,市级文保单位28处,且保存完好。
  也正是这难能可贵的“原汁原味”,让南浔当选了国家建设部、国家文物局评选的第二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。11月21日,记者踏上了南浔的青石板路,寻访这“处处文物、步步古迹”背后的故事。
    
  我有倚天剑:
  小莲庄内的“电子巡更员”
  “南浔区文保所就设在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——小莲庄内。走!我们到那儿去看看。”湖州市南浔区社会发展局副局长郑勇一路给记者介绍,南浔自古就是繁华地。在清代,南浔人以不同动物的体形大小来衡量富有的程度,有着“4象8牛72黄金狗”的说法。“被称为‘象’,就意味着家产在千万以上,小莲庄的主人刘镛就是当时的4‘象’之首。”
  轻轻叩开并不起眼的小莲庄大门,里面的派头却令人叹为观止——小桥流水、亭台楼榭、祖宗祠堂,一处处、一间间无不精妙绝伦。尤其是两座由清嘉庆皇帝和道光皇帝钦赐的牌楼,默默地昭示着刘氏家族当年的显赫。
  南浔区文物保护管理所所长李彦说,小莲庄从1885年始建,至1924年才全部完工,占地17000多平方米。“你目光所及之处,一棵树、一块石头都是上了年纪的东西。瞧!那棵香樟树就已经有120多岁了。”
  “这么大的一个园子,这么多年下来,是怎么保护得如此完整的呢?”李彦告诉记者,他们的理念就是让现代技术为文物保护服务。在小莲庄,“加强管理”的内涵就是加强科学管理。“每一幢古老的建筑、每一棵参天大树背后,都蕴含着最先进的科技力量。”
  李彦将记者带到一台电脑前,这台电脑连接着一套被他们称为“巡更”的监控系统。“每个人都会有惰性,而小莲庄实行的又是24小时巡逻制度,‘巡更’系统就是在这时发挥作用的。”李彦告诉记者,工作人员在巡逻时必须持“巡更棒”,巡逻到哪里,遍布于小莲庄内的信号接收器就会收到“巡更棒”发出的信号,从而记录巡逻人员的巡逻踪迹。“瞧,小王已经巡逻到刘氏家庙了。”李彦指着电脑显示屏告诉记者。

  上阵父子兵:
  藏书楼里子承父业补古籍
  作为小莲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,嘉业堂藏书楼是南浔又一个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“说起藏书楼,有个人是不能不提的,那就是嘉业藏书楼管理部主任郑兴宝,他已经在那儿默默工作了30多年。”郑勇向记者介绍。
  嘉业藏书楼和小莲庄虽然仅一墙之隔,但风格完全不同——少了几分悠闲惬意,多了些许庄重大气。
  穿过高高的门楼,走进深宅大院,记者将要见到的郑兴宝就在这二层楼的建筑内。这里的规矩就如同从前的大户人家那样,拜见主人得先通报,获得允许后才可进入。即使是作为文保所所长的李彦,也不例外。
  “这儿的房子全都是木结构,而且已有上百年历史,再加上屋内存放着大量古书,如果‘闲杂人等’都能随便进入,对文物的保护可大大不利。”李彦,解释道。
  经过层层通报之后,大概是郑兴宝觉得记者等人并不方便进入,最终还是走出藏书楼来接待我们。
  老郑告诉记者,自从1951年刘氏家族后人将所藏之书全部捐给浙江图书馆之后,这里实际上已经成为浙江图书馆古书书库。“目前,嘉业藏书楼藏有书籍10万余册,最早的书籍距今已有400多年历史。”
  整理古籍是一件非常花时间的事。“记得我刚开始在这里工作时,做的就是整理书目。这就意味着我必须把所有的藏书都要翻看一遍,然后分门别类存放。这项工作一干就是8年。此后的工作就是修补破损书籍,比整理书目更艰巨,一做又是20多年,还得继续啊!”
  但渐渐地,他开始担心起来,因为他们这些“护书人”都上了年纪,退休近在眼前,可愿意干这项工作的年轻人却极少。前几年,他们不断招募年轻人加入古籍修补的行列,“可总也留不住人,最长的也才干了1年多”。“古籍修补是一刻都不能停的,这些都是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啊!”万般无奈的老郑将脑筋动到了自己正在念大学的儿子身上。“我儿子从小就是在这园子里长大的,我想他对这藏书楼应该是有感情的。”没想到他儿子也正有此意。
  现在,老郑和儿子在同一工作室,每天做着在外人看来繁琐乏味的修补工作,但老郑却喜在心头:“和儿子一起工作我觉得效率都提高了不少,上阵父子兵嘛!年轻人啊,就是不一样。”

  处处有慧眼:
  七旬老翁业余普查保古桥
  “在南浔,可以说是处处有文物,像小莲庄、嘉业堂藏书楼、张氏旧宅这些,都是‘有名有姓’的‘大人物’,同时还有一大批文物散落民间。针对这种情况,我们加强了业余文保员队伍的建设,在南浔的9个乡镇开展每年2次的文物普查工作。”李彦告诉记者。
  今年已经70岁的沈菊人老人就是业余文保员中的杰出代表。在今年夏天的一次普查中,老沈发现台子汇遗址旁边有一座不知名的石桥,直觉告诉他这有可能是一件沧海遗珠。可几天后,他发现有人在石桥上搭起了脚手架,一打听才知道,有人出20万元收购了这座桥,还要在旁边建一座更具规模的现代化桥梁。
  “老沈是个负责任的人,他马上联系了我们文保所。虽然目前还不能确定这座桥建造于何时,但,这是一座古桥是确定无疑的。”李彦说。
  “文物的价值很大部分就在于存在于特定的地理位置,任何一个环境改变了,都有可能让文物的价值大打折扣。”老沈的想法和文保部门的想法是一致的。那天,李彦一行跟着他赶到桥边时,很多工人已经准备拆桥了。“这当然是决不允许的。好在当我们说明政策后,对方还是表示了理解。”
  “其实有时候想想看,真的是很感谢这些业余文保员。文保所里人手有限,而南浔的文物古迹又多不胜数,很多时候有他们来提供情况,我们的工作才更有针对性。”李彦说。现在,南浔的业余文保员已有40多人,已经新发现文物古迹48处,其中很多都是非常具有价值的。